育碧AIGC敘事工具,要取代策劃了?
美國時間3月21日,育碧La Forge科研中心負責人Ben Swanson,在GDC現場分享中,向行業介紹了育碧最新生成式AI工具Ghostwriter。
一時間,有媒體開始解讀它可能會取代傳統的劇情和文案策劃??墒聦嵳媸沁@樣嗎?
我們在現場跟Ben交流后得知,Ghostwriter主要用來幫助敘事設計師生成NPC的對白,且生成內容仍需要設計師把關。這個工具最終目的,只是讓設計師能夠更好地聚焦于創意和藝術方面的創作,因此只涉及部分工作自動化,并不是讓NPC脫離開發團隊掌控,直接去面對玩家。
可以說,這場分享是當天整場GDC焦點所在。一方面,在AIGC熱潮下,Ghostwriter已落地游戲中本就極具吸引力。同時,這也是一向低調神秘的La Forge,罕見公開分享AIGC,期待值拉滿。
在GDC現場,競核跟Ben Swanson進行了深度交流,為大家解密Ghostwriter和以及La Forge背后的故事。
自研還是外接大模型,育碧有自己的思考
首先要明確,育碧并非采用生成式AI工具的孤例。像動視暴雪、EA等大廠以及海外中小型廠商也有采用類似工具。
在Ben看來,AIGC工具核心組件由四部分組成。他們分別是經過良好訓練的大語言模型;用于數據增強的UI界面;擁有數據存儲系統;搭建起數據和引擎/工具的橋梁。
他還建議,如果真的打算構建核心組件,可以嘗試使用Gradio、Jupyter等外部公司產品。至于如何選擇開發工具,像Firebase就很不錯。
或許也有游戲廠商會想,為什么不直接接入GPT 模型?畢竟它能對話、編程,甚至還能寫游戲。不久前,有外國玩家用ChatGPT“開發”了一款數字解謎游戲,引發了不少討論。需要指出的是,該游戲有一個致命問題,即它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。換句話說,GPT模型還不具備游戲創作能力。
對此,Ben建議,游戲工作室可以先對比外部模型,強力聚合自有數據,對外部模型反復進行權衡。做到這三點之后,再來考慮是接入外部模型還是自研。
在他看來,育碧能夠推出Ghostwriter全因兩大優勢。一是育碧擁有一群經驗豐富的編劇和敘事設計師,能夠為研發Ghostwriter提供幫助。
此外,基于已有游戲產品,育碧有龐大的數據可以用。競核了解到,Ghostwriter背后的數據庫包含了《孤島驚魂》、《刺客信條》、《彩虹六號》、《看門狗》等23款游戲。它們的數據都可用于模型訓練。
具體來分析Ghostwriter,通過下拉式菜單,設計師可以從多種模型中選擇一個并觸發。與此同時,通過輸入相同的參數多次調用模型,可以不斷生成文本塊直至滿意,并自由地對其進行后期編輯。
是不是很神奇,按下按鈕,出現文本塊,瀏覽并選擇一個,對白創作從沒如此便捷過。絲滑操作的背后,是La Forge通過LoRA Low-Rank Adaptation訓練方,不斷對一個經過預訓練的大語言模型進行調整。
想必有很多人和筆者一樣,對各式各樣的AI技術和術語一知半解。事實上,包括近來風頭最盛的ChatGPT,以及這段時間涌現的許多公司,它們差不多都是大語言模型公司。
那么,什么是大語言模型呢?在現場分享時,Ben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。
首先,想象一個不均勻加權的、30000面的骰子,并且它的每一面都有一個單詞。這個骰子本身并不是大語言模型,而檢索這個骰子各個面的檢索表,則是大語言模型。
準備好文本,將其輸入,然后擲骰子。這樣設計師就會得到一個,很可能會在下一劇情中使用的單詞。正如在圖示的案例中,隨機出了“午夜”這個詞。
對這一簡單過程不斷進行循環,就是模型生成內容的方式,也是它們真正令人驚嘆的地方之一。人們不需要知道骰子的所有面,通過構建一個系統,就能讓它自我調整,不斷接近人們提供給它的數據。
后續只要持續地向模型提供大量數據,直到它變得非常非常善于猜測下一個單詞是什么。對它輸出的所有預測取平均,那么單詞出現的概率就能以骰子的形式展現出來。
應用到實際工作中,原本一位員工需耗時4天的工作 ,現在只需花費1個小時就能完成。這感覺就像從時間銀行里拿回了錢。整個過程中,唯一不是自動化的環節是數據標記,這也是人工所需要做的事。
要知道,在游戲開發過程中,很多編劇不得不把自己鎖在房間里,為一段劇情寫上十多個版本的對白,每個版本大約50000行內容。前幾個版本還相對容易,然而越往后就越難從腦海中挖出那么多不重復的詞句組合。
這正是Ghostwriter的真正起源。通過自主生成部分對白,幫助敘事團隊從痛苦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。這樣他們就可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更需創意的地方。
取代人力為時尚早
在當下,Ghostwriter所實現的效果足以讓我們驚嘆。但大有可能的是,不消幾年,它能做到的將遠遠超出現在的水準。不得不承認,超強算力、海量數據、新算法模型正驅動著AI飛速向前。巨頭們也在全速推進著各自的AI產品。
像OpenAI ChatGPT4.0、微軟 Office Copilot、百度文心一言、谷歌Bard在最近一周扎堆問世。他們試圖將自身AI能力,落地為更為成熟的產品形態。這讓筆者不禁感嘆,AI取代自己崗位的日子或許已進入倒計時。
要論這一波AIGC熱潮,誰最焦慮?游戲原畫師說第一,恐怕沒人跟他搶。網絡上,畫師們轟轟烈烈反抗AI,已進行了好些日子。國內不少一線游戲廠商,也都在美術環節使用AI工具來提升效能。難道敘事團隊真的會成為下一個被AIGC取代的工種?
事實上,大可不必多慮。Ben告訴競核,如同目前AI只能輔助美術團隊進行創作,Ghostwriter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為編劇和敘事設計師提供靈感和素材。它還遠遠未能達到人類劇本作家的水平。目前,它僅能制作一個粗糙的框架,仍需要敘事設計師們來完成后續工作。
既然Ghostwriter已足以勝任輔助工作,這也意味著工作量巨大的大型項目,必然可從中獲益良多。但對于一些小型項目和團隊而言,Ghostwriter帶來的提升效果似乎顯得有些雞肋。
對此,Ben卻表示獨立游戲工作室,反倒會從Ghostwriter中受益更多。因為相較大型團隊,小工作室耗費在重復性工作上的資源更為寶貴。十萬行的劇本在大團隊中,可能需要20個人來完成,換到小團隊中,則需要花費更多的工作時間。
因此,Ghostwriter降本增效多與少基本和工作室大小成反比?;蛘吒_切地說,與工作室人力重要性成正比。
然而,阻撓中小廠商奔向AIGC的最大難題,往往不是使用效果,而是成本。一個高效的AIGC工具必然是最先進的模型,需要有數十億到數千億數據來進行訓練。其所需要耗費的資金,是中小廠商難以企及的天文數字,即便是頭部廠商也大多力有不逮。
更何況ChatGPT已經公開了API,直接使用GPT的模型似乎才是可行之道。不過,Ben告訴競核育碧并不打算這么做。育碧會自建所有基礎設施,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技術堆棧。如此可以保障數據安全以及數據所有權的合法性。整體而言,自建基礎設施能夠完全控制所有數據也能讓游戲項目更為穩定。
目前,Ghostwriter數據庫已對學術界開放了API,但暫時沒有開放給游戲廠商。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,都不太可能對外開放。
跟大廠們著急推出商用產品的模樣相比,La Forge顯得有些保守??杀J夭淮頉]有實力,這主要取決于行業競爭格局,游戲行業競爭實在太過充分。因此,才會出現自家產品自己用的情形。
搞AIGC已經很久了
La Forge商業化比較低調,一如它的成長歷程一樣。少有人知道,La Forge已經成立六年時間了。它作為育碧內部的科研中心,專注于研究人工智能,致力于將游戲技術應用到現實世界,并反向推進游戲進步。
官方消息顯示,La Forge有三個宗旨,分別為志在創新(A Mission of Innovation)、通力協作(A Collaborative Space)以及具化成果(Concrete Results)。
簡單來說,就是更好地溝通學界和商界,讓學術研究者進入企業內部,對業務的各個環節進行創新性研究,并扶持有前景的創意產品。借此,加速企業研發進程,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。
Ben加入育碧La Forge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。這位技術大佬在布朗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后,便開始從事NLP研究。他曾在谷歌的谷歌助手團隊中負責語義研究,是業內極為資深和專精的研究型人才。
言及初入La Forge的感受,Ben表示能和Tim Bergholz這樣星光熠熠的制作人一起共事很夢幻。他說,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幾乎都是由他們一手創造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,La Forge在日常工作中與核心研發團隊溝通相當頻繁和深度。
事實上,育碧重視AI技術,并不是近期才跟風開始。早在2011年,育碧就在加拿大國家科學工程研究會資助設立了名為“NSERC-Ubisoft Industrial Chair”的崗位,旨在促進AI與游戲產業結合,創造浸沒式的游戲體驗。當時第一負責人正是La Forge現任負責人Yves Jacquier。
據了解,La Forge自成立至今,已在各類出版物上發表了超過37篇學術文章。同時,有多項技術已經被育碧各項目團隊所使用。
具體到產品,在Ghostwriter被應用到《看門狗:軍團》之前,育碧已多次將AI技術融入旗下游戲之中,來創造更為真實、也更觸動人心的游戲體驗。
例如在《孤島驚魂 5》中,育碧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模型,讓游戲中NPC根據玩家的游戲動作來自動調整自己行為模式。當玩家在戰斗中干凈利落地擊殺了NPC后,剩余的NPC并不會像往常一樣傻乎乎地死戰到底。而會基于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第二層級“安全需求”,做出逃跑或投降的決定。
在續作《孤島驚魂 6》中,La Forge又將Choreograph技術運用其中,使角色移動顯得更自然。另外,該部門還曾開發能為NPC生成擬真面孔的FaceShifter技術,以及讓NPC移動方式更貼近玩家操作的SmartNav技術。這些技術都為玩家帶來了更沉浸更真實的游戲體驗。
可見,作為在全球范圍內都享有盛譽的3A廠商,育碧底蘊不光體現在產品側,更反映在對前沿技術的前瞻和應用上。
當然在AIGC落地游戲上,他們也是業界領跑者。